摘要:本文揭开了一家化工厂倒闭的陈年往事,阐述了其导致倒闭的原因和倒闭后的处理措施。文章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工厂概述、生产方式、管理体制、环保状况以及倒闭原因和后续处理。
1、工厂概述
巴洛仕化工厂位于城市边缘,占地300亩,建厂于上世纪80年代。独栋建筑群、高大的烟囱、周围道路的异味让人不寒而栗。巴洛仕化工厂主要生产有机颜料,年产能量达到10万吨。七八十年代,巴洛仕集团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誉,但后来却开始走下坡路。巴洛仕本身便是一家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而且有较强的技术实力。
在巴洛仕还处于鼎盛时期的时候,便已经出现了不少环保问题。化工厂的污染物长期排放,污染土壤和稻田,致使当地的水质和空气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当地政府为了吸引资金和人才,总是对企业视而不见,任其发展、扩张。
巴洛仕集团的实际情况是,“利润最大化”是结束一切的准则,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环保问题和职工权益问题总是被抛在后面,这也是本次倒闭的主要原因。
2、生产方式
巴洛仕化工厂的生产方式比较陈旧,主要采用溶解、烘干、筛选等传统方式来完成。虽然厂区里面有一些设备的更新换代,但是仍旧在采用比较原始的制造工艺,远差于今天的水平。而这种制造方式所产生的大量的废水、废气、固废,都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理和处理,从而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巴洛仕集团化工厂的生产过程大量使用的有毒、有害的化学原料。无论是电化学合成还是物理合成,都需要底物和催化剂等添加剂,从而制造出有机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通常不仅对人体和环境有害,而且生命危险。毒性物质在生产、贮存、运输等过程中会产生泄漏和事故。
巴洛仕集团招用的大多数工人都比较年轻,他们不知道这些有毒物质的危害性,从而会产生漠视、麻木情绪。这种状态下,有毒化学品容易单独或混合起来燃爆,产生大量毒烟、毒气和毒液。
3、管理体制
巴洛仕集团从业人员数量极多,每个部门都有若干负责人,但是高层的管理人员远在欧洲。由于管理混乱,工艺和技术更新迟缓,市场销售也开始逐年缩水,在此背景下,巴洛仕失去了许多客户和市场,企业开始亏损,无法维持运营。
另外,巴洛仕集团在管理上也存在着问题。管理层忽略了环保问题所带来的风险,但又缺乏有效的环保管理体系。企业职工的待遇也不高,缺乏足够的维权机制,导致多次罢工和工人不当行为,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该公司在国内经营多年,却没有形成可持续的稳定发展机制,这主要是管理体制的问题。
4、环保状况
巴洛仕集团化工厂的环保状况比较糟糕。工厂不断地向周边环境排放废水、废气、固废等工业废料,导致当地水体、空气、土壤被污染。更严重的是,工厂的污染不仅限于自身,而且对周边村庄的人们造成了健康威胁。为了生存,居民不得不耐心地忍受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生病、生育困难成为社区里的一大难题。
由于巴洛仕没有规范和合理的废水、废气、固废处理流程,所以很多工业废料得不到有效的处理,造成了重大的环境污染,极大地威胁了周边人民的健康和生存条件。工厂并未建成环保体系,致使环保事故时有发生。作为一家欧洲跨国企业,巴洛仕缺乏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这也是企业迅速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
5、倒闭原因和后续处理
巴洛仕集团的倒闭是多种原因复合起来导致的。在本文中我们已经对巴洛仕化工厂的环保状况、生产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充分地叙述。实际上,巴洛仕倒闭事件与其环保原则立场有关。由于巴洛仕实行的是利润最大化的管理模式,环保被抛在后面。而随着全球变暖和环境破坏的加剧,环保逐渐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巴洛仕在这个方面的疏忽,导致了它的永久地关门歇业。
在倒闭后,巴洛仕集团化工厂被迅速关闭,但遗留下的工业废料需要得到处理。巴洛仕集团采用了不动火水刀切割拆除技术,对厂区设备进行了拆除和清洗置换,并对污泥和废液进行了减量化处理。巴洛仕集团还进行了废液处理、油罐拆除和危废处理,大大缩小了环境污染物的数量和范围。随着社会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巴洛仕集团化工厂的拆除和环保施工,也为地方和居民提供了更加纯净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巴洛仕化工厂的倒闭事件教育我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能忽略环保和人民生存健康的需求。巴洛仕集团化工厂的疏忽和忽视环保的错误做法,最终导致了其倒闭。环境保护意识应该根植于企业的经营理念之中,全面推进绿色企业,才是企业长足稳健发展的可持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