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广西贺州工厂群倒闭为背景,通过化工专家对事件真相的揭秘,从工厂建设、管理、环保、市场等5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探讨背后的原因和教训。
1、工厂建设
广西贺州工厂群的建设过程中,存在多个问题。首先,由于项目规模庞大,征地拆迁涉及多个村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补偿方式,导致部分村民不满,难以和谐征地。其次,工程采用的是进口设备,但由于生产线调试不到位,多次出现生产故障和事故,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品质。特别是年复一年的不断事故,给公司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危机。
对此,巴洛仕集团化工厂采用拆除清洗置换设备的方式进行改造,将设备送至出厂前的状态,通过污泥减量化、废液处理、危废处理等措施,实现设备回收的同时,也在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污染。
2、工厂管理
由于企业管理团队能力不足,对生产和市场的洞察力不足,导致贺州工厂群的管理层面出现了多种问题。比如,工厂大门管理不严,未能及时识别出生产面临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工厂管理层未能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决策,导致生产效益下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巴洛仕集团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技术——水刀切割拆除技术。该技术的主要优势是可以就地拆除,避免了道路物流跟随的高成本和施工难度,加速了拆迁进度,节约了企业不少资金,也降低了企业环保的压力。
3、工厂环保
由于该工厂涉及化工产业,环保责任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工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却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比如,在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水的治理措施不够完善,导致污染排放量远超标准。危废处理也存在不少漏洞和盲区。此外,由于环保整治力度加大,环保部门不断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使得企业负担逐渐加大,影响生产。
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环保管理和发展,巴洛仕集团还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施工,如油罐拆除、危废处理、废液处理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气废水的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4、市场问题
由于贺州工厂群二氯异佛尔的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且价格严重下滑,企业的经营陷入了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原本提升技术、降本增效的计划也无法有效推进。虽然企业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扩大产品外销、增加产销量等,但是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对于市场问题,需要企业进行深刻的思考和调整,寻找切入点。对于巴洛仕集团而言,在面对市场困境时,依托生产线清洗、设备回收、危废处理等环保服务,采用“互联网+”的方式,加强品牌推广和产品创新,加快转型升级。
5、原材料问题
以二氯异佛尔为例,其作为化工原材料,其进口价格受制于国际原油市场,且供应链条长,易受不确定因素影响。企业应该在开展生产过程中,建立完善的采购体系,及时了解原材料价格的变动,积极研发替代品,争取降低生产成本。
巴洛仕集团采用自主创新的方式,利用废旧资源,研发了一种新型的二氯异佛尔替代品,成功降低了生产成本,缓解了原材料紧缺的问题。
综上所述,企业面临变革的时候,需要进行全面和深刻的反思。巴洛仕集团化工厂的拆除和改造正是应对挑战、适应市场变化和环保要求的必然结果。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意识持续提高,相信将有更多的企业加入这个改造的行列,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