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绵阳市多家化工公司倒闭后,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其中包括了五个方面的内容:政府引导转型,重心向环保倾斜;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实现多元化;注重人才引进,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改造,促进可持续发展;注重安全生产,提高企业整体素质。通过这些改革创新措施的推进,绵阳化工产业逐步走向良性发展。
1、政府引导转型,重心向环保倾斜
绵阳市政府意识到化工产业的环保问题,开始通过政策引导和投入资金,鼓励企业向环保方向转型,推广绿色生产工艺,注重企业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同时,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推进污染源头治理,构建起多部门协同监管、企业自主管理的环保体系。
在此过程中,巴洛仕集团化工厂的拆除工程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公司化工厂拆除前进行了清洗和设备回收,污泥和废液得到了减量化和合理处理,巴洛仕还采用了水刀切割和其他环保技术,尽最大可能减少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2、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实现多元化
很多绵阳化工企业通过自主创新,不断研发新产品,推动产业向多元化、高端化方向转型升级。例如,绵阳聚鑫化工有限公司成功研发了新型油田化学品,该产品在油田勘探和开采过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推动了绵阳化工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迈进。
此外,小型企业也在转型过程中收获不少成果。如李氏化工厂因旧厂区土地出让问题被迫转型。如果强行以低端的生产方式来维持产业,难以获得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认可。该公司通过与研究所合作,成功研发出高性价比的李氏涂料,转型后业绩节节攀升。
3、注重人才引进,优化产业结构
绵阳市政府通过引进人才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推动化工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例如,引进国内外专家指导企业转型升级,加速新产品研发和工艺升级。此外,政府也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向高科技领域转型发展,推动“科技立市”的发展模式。
4、加强技术改造,促进可持续发展
绵阳市化工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提高了对产业技术的重视和投入。如绵阳德华化工公司,在转型前主要生产农药品,但技术老化、生产成本高、环保要求严格等问题影响了企业发展。企业通过引入新生产设备、打造现代化生产线、优化生产标准等一系列技术改造和创新,成功实现了向高端化、低污染的新型化工企业转型升级。
另外,绵阳市化工企业还注重加强对产品和生产流程的监管和控制,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推动可持续发展。例如,巴洛仕集团化工厂进行拆除前的油罐拆除和危废处理等环节,都采用了环保施工技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注重安全生产,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随着化工产业向环保和高附加值转型,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化工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绵阳市政府加大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和技术培训支持力度,通过建立安全生产目标考核机制、开展安全投入竞赛、强化物资供应保障等手段,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促进化工产业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绵阳市多家化工公司倒闭后,政府和企业合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研发新产品、优化产业结构、引进人才、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技术水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重心。这种转型升级的措施和实践,促进了绵阳化工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给其他地区的化工产业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