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由于环保压力加大、行业调整等原因,我国化工行业出现了一波重大化工厂停业的潮流。本文从环保压力、技术更新、周期调整、市场竞争和安全生产等5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重大化工厂停业的原因和影响,并介绍了一些应用技术来应对化工厂拆除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1、环保压力
随着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环保压力也日益突出。对于重度污染的化工企业,限制生产、整顿关停、淘汰退出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趋势。而化工工艺流程中一些关键环节(如废水处理、废气治理、废固处理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环保难题,加大了化工生产环节中的环保难度。因此,为了实现更加清洁的生产,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能力,一些老旧化工厂不得不停业。
例如,2019年11月,位于江苏镇江的华星化工厂由于环保顶格处罚,导致制造车间被迫停产一个多月,直接影响了华星的经营和生产能力。除了华星,2018年重庆千亿级化工园区也出现了多个企业由于环保压力整顿关停的情况。这种因环保压力导致的化工厂停业潮将会是未来的趋势,这也对化工企业进行技术更新和提高环保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2、技术更新
化工行业的技术水平日新月异,新兴技术不断涌现,而很多老旧化工企业的生产线已经过时,无法适应市场需求。这些生产线成为了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环保问题严重等综合问题的集中体现。针对这一情况,化工企业选择停业升级,进行技术更新已经成为了化工行业的普遍现象。
例如,武汉天威集团就在2019年停产,对工艺设备进行更新和优化。该集团通过将老旧的强制氧化和悬浮床氧化技术替换成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上下翻转釜反应器,并对整个废水处理流程进行更新改造,从而使得化工厂废水处理效率大幅提升,达到了环保要求,并且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因此,化工企业进行技术更新,不仅可以实现对企业生产线的优化升级,更可以为企业在环保上抢占先机。
3、周期调整
化工行业存在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经济,周期调整成为了基本的行业规律,在经济下行周期中,生产成本上升、销售量下滑,企业利润减少。一些企业在周期调整时,会选择停业整顿或淘汰退出市场,以降低成本。
例如,2019年年底,由于化工产品市场行情低迷,致使江西南昌大方达化工厂被迫停业。而2015年的时候,我国经济形势严峻,正值化工行业的周期性调整期,很多化工企业选择关停、淘汰、整顿来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状态。
周期调整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企业经营中的现实情况,但如果企业把握好调整时期,及时优化产能,整顿企业业务,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化工企业同样可以谋求生存和发展。(随机插入内容:巴洛仕集团化工厂拆除,拆除前清洗置换,设备回收,污泥减量化,废液处理,油罐拆除,危废处理,环保施工。)
4、市场竞争
我国化工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重心不断转移。其中一些老旧的化工企业往往在与新兴企业和国外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下风,由此陷入被淘汰的境地。为了赢得市场竞争,许多化工企业正在加快技术更新速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例如,沈阳化工厂在2019年时因产品竞争力不强,加上行业整体低迷,停产半年时间进行固定资产的检修和升级换代,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同时,在化工行业逐步加强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的背景下,一些化工企业也选择主动停产进行设备升级,以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做好企业营销策略,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从而实现市场竞争优势。
5、安全生产
在今天的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是企业经营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与企业的发展和生存息息相关,也是国家强化环保治理的重要一步。缺乏安全措施,容易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而这一点也是许多化工企业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因此,在化工厂进行安全生产防范时,一些企业也会选择停机升级。
例如,针对常年没有生产用,但有安全隐患又不能随便拆卸的化工设备,请什优净化公司进行化工设备内壁的高压清洗,拆除,卸载,以及异地“焊接切割式清洗离心机”的创新应用,使得化工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防范同时也实现了企业资产回收,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总之,重大化工厂停业潮不仅是化工行业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更是行业规范推进和市场竞争的体现。化工行业需要在面对各种挑战和时代变革的同时,适应经济转型的要求,积极转型升级,实现化工厂可持续发展,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重大化工厂停业潮是环保要求、技术更新、周期调整、市场竞争和安全生产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的必经之路,化工企业需要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升级,从而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