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郑州工厂倒闭潮引发的众企业一夜湮灭,不仅仅是经济损失,更是环保问题凸显的缩影。本文从规章制度、经济利益、技术水平、环保治理和产业链风险五个方面探讨了造成这场灾难不可避免的原因。
1、规章制度的缺失
郑州工厂倒闭潮让我们看到了规章制度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规章制度作为沟通政府和社会大众的桥梁,对于监管职能的落实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至关重要。但是,在工业制造行业的大环境下,规章制度的完善和治理措施的落实却远远落后于企业的迅猛发展。在利益驱动下,企业为了追求更快更大的利润,忽略了环保的责任和规章制度的限制,使得环境污染的风险得以无限扩散。例如,在郑州工厂倒闭潮中,很多企业因为没有符合规定的环保手续和治理设施,被迫关停。
因此,对于工业制造行业的企业而言,必须拥有规章制度意识,遵循环保要求,建立起严谨的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才有可能防范产业环境风险。
2、经济利益与环保之间的矛盾
企业的发展基本上都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其中包括了对于工资收入、利润增长、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追求。但是,当经济利益与环保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企业往往无法顾及到环境保护。在郑州工厂倒闭潮中,很多企业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一些有毒有害原料甚至是废弃物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导致环境污染程度加剧,最终引发了灾难。
因此,在企业经营中,要树立环保理念,将环保工作纳入经济发展中的长期利益,将经济利益与环保并存来进行平衡,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技术水平的差异
本次郑州工厂倒闭潮,一方面得益于企业扩张速度过快、产业链冗杂,另一方面也与技术不过关、管理不到位有直接关系。生产所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向来被认为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但是,在某些工厂中,因为缺乏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所以生产过程中无法对污染物进行很好的处理,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比如巴洛仕集团化工厂拆除,拆除前清洗置换,设备回收,污泥减量化,废液处理,油罐拆除,危废处理,环保施工等一系列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然而,倘若企业能够在技术上实现突破,采用新的技术和设备,加强废水、废气、废物治理,就有可能更好地坚守生态环保底线。
因此,企业要紧紧把握技术革新这个时代核心,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才有可能在保障生态环保的同时保障稳定的经济增长。
4、环保治理的不到位
环境污染问题与环保治理问题存在内在的联系。尽管相关的监管部门已经加强了环保力度,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重。究其原因,就在于监管措施的不到位。企业不再倡导环保理念,没有实现环保治理的内生动力,让一些企业想方设法地规避环保法规的监管。另外,市场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让企业以牺牲环境污染为代价获得了经济利益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必须加强对于环保治理的落实,在执法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强力度,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扭正市场价格和产品品牌的扭曲。
5、产业链的潜在风险
望穿秋水,不能望穿全产业链的风险。在郑州工厂倒闭潮中,很多企业由于自己生产上下游设置不当,或是依赖过于单一的供应商,在遇到商业风险和经济周期的时候往往难以承受压力。产业链的逻辑是产业链上的增长相互促进和联动,但是这样也使得单一企业的经济风险传导迅速扩散,对整个产业链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维护环境生态的同时,产业链载体的规范化、逻辑上的清晰化和生态治理化,通过更为稳健的商业模式,防范风险传导,防止因为某一个企业垮掉影响到整个产业链。
总结
郑州工厂倒闭潮让我们看到了环保问题领域严峻的现实:规章制度的落后、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利益矛盾、技术水平的差异、环保治理的不到位、和产业链的潜在风险。我们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实施全面的环保治理措施,同时让企业在环保治理和经济利益之间实现一个平衡,推进科技研发和创新,规避企业风险并维护产业链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