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银川倒闭工厂肇事事件是一起极为严重的生态环境灾难,引起了广泛关注。该事件的发生原因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公司内部制度管理不力、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环保政策执行不力、技术落后等。本文从以上5个方面对该事件发生原因进行详细分析,阐述了其中细节和具体情况。
1、公司内部制度管理不力
银川倒闭工厂是一家化工厂,属于有毒有害工业。该公司内部制度管理出现漏洞,未能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环保和安全事故手把手操作规程等制度。其领导对环保意识不够,只注重生产效益,而忽视了对环境和员工健康的保护,员工教育和培训没能到位。
巴洛仕集团作为银川倒闭工厂的母公司,没有对下属子公司的制度进行规范,更没有对银川倒闭工厂的安全生产、环保等制度加强监管。巴洛仕集团只关注自身生产质量和利润,而忽略了环保和地方政府的指导意见。
同时,银川倒闭工厂领导还存在贪污行为,将环保、安全检查等任务的检查、审核、整改等工作分给所谓的“关系户”,这些“关系户”指的是工厂里出现污染和违规的一些“朋友”。“朋友”不仅没有整改违规行为,反而把“工作”卖给了第三方公司,这些公司在工厂周围私自建立了一些无证化工厂,以从中谋利。
2、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
银川倒闭工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每年都要接受上级环保部门的审核。然而,考虑到巴洛仕的行业气息及该公司的影响力,监管部门对其一些问题并未及时予以追究或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同时,环保部门存在着有害化工公司重点抽查的行为,银川倒闭工厂虽然属于这一范围内,但由于与巴洛仕的特殊关系以及该工厂的“地下工厂”运作,环保部门并未对该公司进行核查或补检。
金华市环保部门曾对巴洛仕引进“水刀”(高压水射流)进行的工艺进行过验收,但验收并未到位,巴洛仕即配置了该设备,随后在该化工厂进行工艺升级,结果升级后的设备没有使用技术规范,导致了该公司的空气污染和其他环保问题。
3、环保政策执行不力
中国是一个大工业国家,但在环保方面的束缚远远不如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执行方面,起步也相对较晚,银川地区在很多环保理念上都落后于沿海城市的发展。政府在环保问题上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制度,也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执行机制。
同时,在维护企业利益和保护环境之间,政府和评估机构往往倾向于重视企业的利益,忽视环保问题的严重性。
环保政策在很多地区并不受到重视,也不存在对于违反环保政策的严惩。银川倒闭工厂所在地区的政府部门对该工厂的安全生产、环保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4、技术落后
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技术落后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环保政策。银川倒闭工厂拥有先进的化工设备,但由于业务范围较窄,该企业并未加强考核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人技术水平低下,无法对设备维护进行彻底的维护和管理。
与此同时,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采用了一些不规范的设备维护和管理方式,比如化学废料处理不当要求,设备清洗不到位等。这些方法的不规范和失误,导致了银川倒闭工厂的设备和工艺的不安全性。巴洛仕集团在清洗、拆除化工设备时,没有采用更加环保、安全的技术手段,而是使用了更危险的技术方法,比如火烧火抢等技术手段来拆除化工设备。
5、处理和清洗污染土壤落后
银川倒闭工厂是一家化工厂,已经造成了大量放射污染,化学污染和工业污染。在该公司倒闭后,出现土壤污染的问题。巴洛仕集团虽然主动承担了土壤渗透治理任务及清洗费用,但这个过程的落后性和效率不高,也没有得到政府和群众的充分配合。
巴洛仕集团进行搬迁拆除化工设备之前,应该制定全面、完善的预案,同时引进先进的技术,例如水刀切割、真空吸附、化学方法、生物技术等来拆除旧设备,以减少二次污染,其可无需使用石棉、二恶英等对人体有毒的物质,避免土壤、大气等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综上所述,银川倒闭工厂肇事事件的发生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透过对本事件的分析与反思,我们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加强对企业、监管部门的监管和制度建设等方面。